伊朗一对“情侣”躲进谷仓中拥吻,被人们发现时,已经吻了2800年
来源:个人图书馆-where5    时间:2023-06-03 12:33:19

吉尼斯世界纪录里,关于接吻时间最长的记录是46小时24分钟。不过这个记录在不久后,就被一对来自泰国芭堤雅的情侣打破了。

他们忘情拥吻了50个小时以上,乃至打破纪录后不得不被送进医院。


(资料图)

虽然体力大损,可是两个人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还是面带笑容,可见他们都为自己创造了新的纪录感到高兴。

不过如果单纯比较时间的话,有一对伊朗“情侣”的“接吻时长”,可要比他们长得多了。

唯一不同的是这两位拥抱在一起的已经不是活着的情侣,而是早已化成白骨的一对恋人。

相比现代接吻记录的最长50小时,他们创造的“纪录”恐怕是无法打破的——整整2800年。

他们来自伊朗的西部的一个小镇,在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时候,已经长眠地下数千年了。他们也被称为考古学历史中难得一见的“浪漫情侣”,曾经感动过许多人。

这一对情侣究竟是因为什么死在这里的?又是怎样偶然间被后世的考古学家发现的呢?

“哈鲁桑恋人”

目前,虽然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,拥有许多被埋藏多年的古迹和文物。不过在考古学方面,显然西方国家的考古技术更为先进。

和我国齐名的古代文明之一的古巴比伦,就曾经在许多个世纪以前,留下过无数秘密。

其中最广为人知的,无疑是歌中唱到的“汉谟拉比法典”。这部法典是当时的国王汉谟拉比,为了防止曾经使用过的法条被自己忘记,要求使用斧凿刻在玄武石柱上的。

1901年的时候它被一支来到伊朗国内考古的法国考古队发现。破碎的石柱被拼接到一块后,这块历史上少见的完整古代法律记录文物,终于得以重见天日。

“汉谟拉比法典”是中东文明的一件瑰宝,也为后世西亚国家的法律制定,奠定了重要的基础。甚至连中世纪的天主教立法思想也源于此。

这个发现也让伊朗一度成为了西方考古学家,和探险家们最喜爱的寻宝地。

自上世纪初开始,一批又一批的国外探险队纷至沓来,1972年一支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的考古队,进入伊朗西北部地区,在当地寻找可能出现的古迹。

经过勘测他们发现了一块风化严重的石块,经过推断下面很有可能会有相关线索。于是考古队开始集中精力进行发掘,并且很快在下面发现了白色的遗骨。

随着工作的进行,更多的器具和遗体被发现,众多工作人员也为这个发现欣喜若狂。

不久他们发掘出一个貌似地窖的深坑,在坑内发现了两具拥抱在一起的尸体。

令人震惊的是,这两具尸体不像其他尸体那样貌似被人杀死,而是安详的躺在一起迎接死亡。

经过对附近环境的调查,考古学家推断这应该是一个村庄被敌人入侵造成的。

除了这一对安详赴死的人以外,其他尸体身上都有致命伤势。而拥抱在一起的两个人应该是在危难之际逃走,并躲在了类似谷仓地窖里的空间,暂时捡了一条命。

不过虽然没有被敌人杀死,可是随后敌人却防火烧毁了谷仓,躲在下面的两人最终也能逃出升天。

不过令人感动的是,在他们被发现时仍然保持着死前的姿势。身材较小的把头部枕在身材高大的肩上,并用手捧着对方的头部,将自己的嘴唇贴在对方唇上,作出了接吻的姿势。

正因为两人看起来亲密的关系,在场的考古学家也给他们起名叫做“哈鲁桑恋人”。

尽管已经化成白骨,但两人的姿势如此深情让数千年后的人们,似乎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生命走到尽头的坦然,和两人之间即使死亡也无法带走的深情。

这个消息刚刚传到公众的耳朵里,就让许多人感动落泪,可见真挚的感情无论时隔多久,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。

然而此时却有不同的声音渐渐出现,有的人认为这两个人虽然看起来像在接吻,不过很可能这根本就是两个男人。

年纪小的因为害怕蜷缩在年长的怀里,但这并不是他们是恋人的证据。一时间坚持这个想法甚嚣尘上,也为很多心怀浪漫的人泼了一盆凉水。

为了找到事实的真相,“哈鲁桑恋人”的骨骼被送往美国进一步化验。在化验结果出来之前,一位参与发掘活动的考古学家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
他认为这两具尸骨明显是一男一女,两人的关系也大概率是恋人,这一点从身形和骨骼的差异就可以看出来。

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,两具尸骨确实是一男一女。在证据面前非议的声音渐渐平息,这次浪漫的“邂逅”也终于被人们所认可。

倒不是某些人吹毛求疵,实在是因为之前曾经出现过同样的事情,而且那一对“情侣”还让人们流了不少眼泪,但最后的结果却给了人们一记重重的耳光。

庞贝往事

在公元前的古罗马时期,亚平宁半岛上伫立着一座雄城,它正式当时帝国第二大城市庞贝。这座城市背山面海,是贸易和经济发展都十分繁盛的大都市之一。

因为环境优越加上海运便利,这里本就是一个兴盛的港口,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口超过了2万人。

然而虽然庞贝城风光宜人,繁华富庶,但因为处于地震板块之上,所以当地经常发生自然灾害,尤其以地震为主。公元62年初的时候,这里就发生过严重的地震。

当时倒塌的房屋建筑无数,同样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。侥幸逃脱的市民聚集在一起,重修了这座城市,新的城市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的富丽堂皇了。

可惜重生的庞贝城仍然没有逃过被毁的命运,公元79年8月,本来作为城市最大屏障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,剧烈的爆炸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人们。

他们逃出家门,可是又被接下来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埋葬。几乎在一夜之间,这座知名城市就消失在了历史中,只留下掩埋在5米深的火山灰下的古迹。

时间一久,曾经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庞贝城逐渐被遗忘,直到15世纪的时候,人们才从一块偶然被水渠工人发现的石头上,再一次看到了它的名字“庞贝”。

不过当时这个发现并没得到太多的重视,17世纪初人们发掘出的精美雕像才让考古学者意识到此地的特别。

自1748年,第一具古代人的遗体被挖掘出来开始,对于庞贝古城的发掘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息过。

由于年代久远,加上当时的技术有限,这一考古工作直到2021年才告一段落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庞贝古城中发现的遗体,大多是被包裹在火山灰中,类似石头雕像一样的存在。

为了再现人们在灾难袭来时,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之中,有人建议保持这些遗体被发现时的位置和姿态,以便后人更好的理解和游览。

但这个提议被科学家们否定了,因为这些遗体经过岁月的洗礼,已经不再坚固容易损坏,可能会成为令人遗憾的考古学损失。

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,使用石膏制模浇筑复制模型,再把同比例大小的模型摆放在遗体被发现的位置。

这样既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,也不影响人们的参观。不过在制造模型的时候,考古者发现了一对拥抱在一起的古人。

虽然多年以后,两个人的遗体已经有了残缺,但他们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场灭顶之灾下,人们的绝望和最后的深情。

一个身材略矮的人被另一个身材高大的紧紧抱在怀里,这一对“情侣”在临死前紧紧相拥对抗恐惧的一幕,感动了很多人。

这一幕被传颂了多年,甚至一系列根据两人最后的姿态推测出的故事,被众多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借鉴。

甚至以他们为原型的电影,也在很多国家内成为了经典作品。然而随着考古科技的进步,人们对两人的身份进行确定后,却意外的发现这居然是两个男人!

原来这两个人只是身高相差一些,但却并非一男一女,由此推断他们可能也并非情侣关系。

仅仅是因为天灾来的太过突然,两个飞奔到街道上的男子,还没来得及逃到安全的地方,身后汹涌而来的火山灰就追上了他们。

因为害怕两人除了拥抱在一起彼此安慰,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。

这件事情虽然闹了一个大乌龙,但如果不是因为作家和艺术家们的推波助澜,本来也不会让人们感到这样大的反差。

经过这件事,人们除了要求考古学者在作出结论前更加谨慎一些,也更难相信那些可能是被人们杜撰出来的“浪漫故事”了。

无独有偶,在世界范围内发现合葬墓的情况层出不穷,我国境内也有过类似的考古发现。其中最让人们感动的一处墓穴,是北魏时期的夫妻合葬墓。

生死相依

和西方人不同,中国人的感情观向来是含蓄而绵长的。古人认为夫妻最深的情感,无疑以“生而同衾,死而同穴”为证。

对于很多恩爱夫妻来说,能在死后和心爱的另一半埋在一起,就是对自己爱情的最好告慰。

这些感情或许平平无奇,它们的主人公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砂砾,但无论时隔多少岁月,每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故事后,仍然会被这历久弥新的爱情所感动。

正如诗句中所说的那样:“愿我如星君如月,夜夜流光相皎洁。”

2020年我国的考古学者在山西发现了一座古墓,在开始发掘之前,基本就已经确定了大概的年份是在公元400年左右的南北朝时期。

事实证明考古学者的猜测基本符合,这正是北魏时期的一座古墓,距今已经超过1400年了。

从墓穴内的布局和陪葬品来看,这并非是一处富贵之人的埋骨之处,甚至就连棺椁都显得有些朴素。

当然这也在无形中避免了遭受古往今来历代盗墓贼的觊觎,使得整个墓穴保存的相对完整。不过在打开最后的棺木时,棺内两具尸骨的姿势,却让考古工作者们有些始料不及。

在当时的大部分古墓中,即使有合葬者两个人的姿态也大多是仰卧的。而这处墓穴中的遗体,却是两人侧卧并互相依偎的状态。

其中女性尸骨头枕男性肩膀,左手放在男性腹部,而男性的右手自然搂在女性腰间,两人的关系显而易见是情侣或者夫妻。

很快考古学者就认定了两人夫妻的身份,因为在女子的左手无名指上,戴着一枚显眼的银戒指,并且在银戒指上似乎还刻着某种文字。

经过推测这些已经无法辨认的痕迹,基本上可以认定这是一枚婚戒,而葬在一处的两人应该就是夫妻。

除此以外,人们还发现男子的手臂有骨折过的痕迹,而且更重要的是比起男子僵硬的姿态,似乎女子是在活着的时候就进入棺椁,和自己的爱人埋在了一起。

虽然有人怀疑女子是被人逼迫,不过从她自然放松的形体上来看,自愿的可能性更大。

经过专家的还原,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人们面前:这位女子的丈夫因为手臂意外受伤,导致感染病情恶化,最终医治无效而死。

女子因为悲痛于爱人的离世,决定在男子下葬的时候陪他一起殉情。在死之前她把两人摆成了相拥的姿势,也向天祈祷来世还能再作夫妻。

虽然当年的真实情况我们无法确定,但也正因历史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和品位空间,才让它变得魅力无穷。

作为人类最为珍贵的情感之一,爱情一直是人们向往和歌颂的对象。由此而产生的“浪漫”特质,已经深入了人类的基因传承至今,也将永远的继续传承下去。

对此,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留言讨论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方卫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  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